2009年4月24日 星期五

溫姓起源於溫泉 (上)


     筆者溫栢銓肖像

在[百家姓]中排名321位的溫姓,起源於河南省溫县的溫泉.溫国,距今已有3900多年的历史.
溫氏先祖是中原望族,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,佔有光輝灿爛的历史,是我們溫氏族裔不为驕傲自豪的發展史,不可不知.
溫县,古称"河内",是因为處在黄河北岸,太行山下,其得名由來与境内的溫泉有著密切的關係.
在夏代初年,昆吾氏是陸終的長子樊,被封为昆吾氏.他的父親美囬是老童之二弟,老童是顓頊部族的裔孫,而顓頊是黄帝的兒子,高陽氏.
昆吾氏族被封之地,轄有今日河南中北部,溫县就座落在此.昆吾氏的一支部落徒居溫地,建立溫国."溫县县志稿"称:溫,以泉得名,在夏已立国.              
溫国与境内的溫泉有關,在古代溫县内有两個溫泉,一在今日的孟州市西北赵和鄉冶墻村(冶墻古時屬溫县),該泉流入洖水.東側.屬溫泉鎮.傳春秋時名洖西,明清時更名梁家所,清末改名至今西梁所.人口两千多人.
西岳村(Xiyuecum)-在泉鎮两三公里,溫县-済源公路南側,明朝名岳村,后更名西岳村.清初改为小岳村.1985年恢復今名.人口一千五百人.
五里遠(Wuliyuan)在溫泉鎮西南2公里,蠎河北岸.屬岳村鄉.因距溫邑五里,元時称五里園,明称五里院,清末称五里遠.
傳往昔村中有溫泉,溫邑之名源自此地.地势北高南低,沟壑徒横,村落依清风嶺東西延伸,呈带狀形.人口有一千七百多人.
西招賢 (Xizhaoxian) 在溫泉鎮西近12公里.傳此处即當年司馬懿招賢處,故得名.清同治元年(1862)改名招賢鎮,1948为东招賢村相区别,故名西招賢.人口两千七百多人.
番田(Fantian)在溫泉鎮西北16公里,済沁地方鉄路南側,北邻沁陽界,傳元時羁押战俘在此墾荒,后村名"翻田",清時改为番田,人口有两千五百多人.附近盛産山藥,"鷄腿葱"有公路东通溫泉鎮,西逹済源.村西北有地方鉄路车站.
三陵(Sanling)在溫泉鎮19公里,猪龍河东岸.溫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